君达合创电话0512-87776656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科院院士高福:长新冠是基本事实,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

来源:深究科学 发布时间:2023-05-18

导读


近来,身边“二阳”的人在增多,且新冠后遗症持续时间长,是由于新的变异株,还是体内新冠抗体量减少导致的?


近日,中科院院士高福等专家学者就长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等话题展开交流。

高福认为,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不要因为长新冠可能对人类有影响就不敢讲,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所以病人该诊断要诊断,该用药要用药。”高福表示。

常春藤 | 整理

01

高福谈长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


近日,由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主办的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


中科院院士高福等专家学者就长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等话题展开交流。

学术年会现场,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李宣璋

面对以新冠为代表的新发突发传染病,人类能做些什么?对此,高福认为,人类只能干两件事,一是做好监测,第二是做好基础研究。“各临床专家都在讨论,面对以新冠病毒为代表的疾病,我们要开发药物做抗病毒治疗。除了疫苗以外,很重要就是抗病毒治疗能力,这是全世界大家都在努力的方向。”


他进一步指出,但我们不能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还是应该把钱放到基础研究上,开发一些新的抗病毒药物。以阿兹夫定为例,第十版诊疗方案就把阿兹夫定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款药是我们国家自有知识产权的。”


高福表示,要号召临床专家在临床发现问题后,和制药公司以及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大家合作,早有布局,中国也会走在世界前列。


一直以来,关于“长新冠”是否存在都有较多争议。高福认为,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不要因为长新冠可能对人类有影响就不敢讲,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所以病人该诊断要诊断,该用药要用药。”


在疫苗方面,高福表示,目前中国获批附条件上市或者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有13种,大家都投资、都去研究生产,从这个方向来讲,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02

二次感染症状较轻,近一周确诊病例上升趋势减缓



有关近期发热病人是否增多、“二阳”病例是否增多的问题。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监测数据来看,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但近一周来,上升趋势有所减缓。发热门诊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出类似趋势。监测数据还显示,报告的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是轻症。



专家总体研判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局部地区不排除新冠病例继续增多的可能,但我国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冲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表示,最近接诊的发热病人,相比一个月前有所增加。检测下来,新冠阳性病例占比不大,其中大部分是轻症。


从接诊情况看,近期的发热病人中大部分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不过,最近1至2周发现,二次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


03

“二阳”症状如何?哪些人要特别注意防护?



至于再次感染后症状如何,哪些人要特别注意防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无论是初次感染还是二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表现均集中在上呼吸道。我国当前大量人群体内还存有保护抗体,即使二次感染,症状普遍较轻,病程相对较短,重症病例也很少。


目前,预防工作应重视既往未感染过的人群,特别是没有打过疫苗、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等。建议高风险人群要始终注意个人防护,“关口前移”尽可能避免感染。这类人群一旦出现感冒、发热症状,应及时筛查,确定感染新冠病毒后要第一时间就医。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时氧疗,对于降低重症风险十分重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也表示,根据临床观察,二次感染的人群总体比第一次感染表现的症状要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


脆弱人群如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肾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或者患有血液病、淋巴瘤等疾病的人群,容易二次感染,感染后容易重症化。因此,这类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尤其是家庭成员或周边人群已经明确新冠感染,要及时做核酸或抗原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注:本文整理自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李宣璋),99健康网。